Trusted Shops badge

《拿布果》,威尔第,音乐会:萨尔茨堡音乐节

演出简介

威尔第在其晚年如此评价他的第三部歌剧作品《拿布果》时说,“可以说我的艺术生涯从这部歌剧起步”。这部作品1842年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的首演真的为这名来自布塞托的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从那时起,他成为了意大利歌剧作曲界的领军人物。

Nabucodonosor(这部歌剧的原名)讲述了巴比伦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同他的军队一起征服了耶路撒冷,毁掉了所罗门圣殿,并且声称自己是唯一的神。他的自大傲慢导致了接踵而至的惩罚:拿布果疯了。直到当他在绝望之中开始信奉希伯来之神-耶和华时才得到了救赎。Abigaille也经历了相似的故事 — 从渴望复仇、渴求权力到自责、赎罪。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威尔第创造了一种新的女高音角色,歌手既需要拥有有力的声音,又需要灵活自如。Abigaille — 传说中拿布果的第一个女儿,发现了在现实中,她的祖先都是奴隶。这是她想掌握权力的最重要理由。对妹妹Fenena来说,Abigaille不管是在权力方面,还是在与希伯来以实玛利的爱情方面,都是一个叛逆者。

《拿布果》不仅是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也是关于整个人类的故事。剧本作者索莱拉(Temistocle Solera)通过四个宏大的场景描述了希伯来人从被压迫到走向自由的道路,每个场景中合唱团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合唱团的支配地位,索莱拉和威尔第学习了罗西尼的圣经歌剧《埃及的摩西》,该歌剧也在其他很多方面对本作品的创作起到了影响。如与《埃及的摩西》仔细对比,《拿布果》的创新之处非常明显:音乐语言的力量通过强烈的对比体现了出来;富有活力的旋律与同样充满活力的旋律结合起来,但最重要的是其精妙的内在美,威尔第在此将剧本与音乐完美融合。“罗西尼和他的时代避开了他们所描绘的运动;威尔第也是其中的参与者”(朱利安·伯顿)。这种独特的品质尤其在合唱团中淋漓彰显,首先出现在著名的这句“飞吧,思念,展开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对于威尔第的当代作品来说,这听起来明显像在希伯来人中看到渴求自由与独立的意大利人 — 这也让威尔第成为了文艺复兴的作曲家。(Christian Arseni — Elizabeth Mortimer翻译)

德语和英语字幕;音乐会演出。

Riccardo Muti,指挥

演员表:
Željko Lučić, Nabucco

Dmitry Belosselskiy, Zaccaria

Tatiana Serjan, Abigaille

Francesco Meli, Ismaele

Sonia Ganassi, Fenena

Saverio Fiore, Abdallo

Simge Büyükedes, Anna

Luca Dall’Amico, Il Gran Sacerdote

Orchestra e Coro del Teatro dell'Opera di Roma

Gift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