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埃弗拉姆教堂烛光音乐会:舒伯特、肖邦、舒曼
巴黎, 东方亚述教堂 (Eglise Saint‐Ephrem) — Main Hall
演出简介
在巴黎令人叹为观止的圣埃弗雷姆教堂,欣赏一场以舒伯特、莫扎特和德沃夏克作品为主的音乐会。
位于巴黎历史中心,圣埃弗雷姆教堂经常邀请才华横溢的年轻音乐家演出。其卓越的音响效果和独特的氛围,为欣赏古典音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在此举办的活动定能满足您的听觉与心灵。李斯特、萨蒂和贝多芬等传奇作曲家的动人作品与圣埃弗拉姆教堂的宏伟建筑相得益彰。
沉浸于巴黎蓬勃的音乐才华与迷人建筑之中。
实用信息
温馨提示:
有效证件的学生及失业人士可以购买特别票(reduced price)。
演出曲目
- 儒勒·马斯奈 – Thais – 泰伊思冥想曲
- 弗朗茨·舒伯特 – Rondo brillant
-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 Sonate K.301
- 安东利奥·德沃夏克 – Chanson que ma mère me chantait
- 卡米尔·圣桑 – Rondo Capriccioso
艺术家
独奏家, 钢琴家: | 阿德里安·波利卡尔普 法国钢琴家阿德里安·波利卡尔普(Adrien Polycarpe)尤其以演奏弗雷德里克·肖邦(Frédéric Chopin)的作品而闻名。他视音乐为与世界持续交流的源泉——探索新思想、情感与知识的途径。 他的演出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将敏锐的触觉与轻盈的触键相结合,同时勇于探索音乐的深邃内涵。波利卡尔普自幼接受钢琴训练,同时从当代作品及与音乐同行合作中汲取灵感,他重视这种多元经验与视角为创作过程带来的丰富性。 |
---|---|
小提琴家: | Thibaut Maudry |
圣埃弗拉姆教堂
位于巴黎历史悠久的第五区(拉丁区)的一个僻静角落,这座小巧别致的教堂堪称隐藏的瑰宝。该教堂建于1733年,采用典型的科林斯式建筑风格,曾被不同宗教团体使用,直至19世纪末,成为罗伯特和阿尔伯特·德·蒙(Robert and Albert de Mun)创立的天主教社会运动中心。教堂内部装饰典雅,收藏了大量精美的绘画作品。 圣埃弗拉姆教堂是古典音乐会的重要场地,其温馨亲密的氛围与卓越的音响效果,吸引了众多本地居民与游客。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
或许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是18世纪末的奥地利作曲家。他于1756年出生在萨尔茨堡,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五岁时开始创作,在他35岁英年早逝之前,他创作了超过600部作品,包括协奏曲、交响曲、宗教作品和歌剧。他对后世的影响无法估量——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曾写道:“后世百年难得一见此等天才。”尽管他的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欧洲各地广受赞誉,但莫扎特生前并未获得经济保障,最终被埋葬在维也纳圣马丁墓地的一处无名墓地中。
弗朗茨·舒伯特
在短暂的一生中,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这位音乐浪漫主义的先驱之一,始终是一位未被世人理解的天才,从未获得过公众的赞誉。只有他的家人和朋友对他的音乐感到欣喜,而他的大部分作品直到他去世多年后才被发现并出版。弗朗茨·舒伯特于1797年3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他的父亲和长兄都是业余音乐家,他们教他弹钢琴和小提琴。11岁时,舒伯特成为利希滕塔尔教区合唱团的歌手,后来通过试唱被安东尼奥·萨列里录取,进入皇帝的合唱团。在此期间,年轻的弗朗茨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 然而,由于变声期,他不得不离开合唱团。1814年,他开始在父亲任教的同一所教区学校担任教师。他从未停止创作,四年后决定辞去教职,全身心投入音乐事业。因此与父亲决裂,生活陷入困境。1818年,舒伯特前往维也纳,结识了沃尔格。他们一起在小型的贵族圈子里举办私人音乐会,主要演奏舒伯特创作的约600首艺术歌曲。弗朗茨·舒伯特在他的一生中只举办过一次大型公开音乐会,时间是1828年3月,这次音乐会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然而,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同年11月,他因甲状腺炎去世,享年31岁。
安东宁·德沃夏克
安东宁·德沃夏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杰出的捷克人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在他有生之年就已获得国际认可。他于1841年出生于捷克的一个小村庄,父母是屠夫。6岁时,德沃夏克开始学习小提琴,很快便显露出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后来,他开始学习钢琴和管风琴,同时在屠宰场工作。16岁时,德沃夏克被布拉格的管风琴学校录取,该校培养未来的职业作曲家。毕业后,他留在布拉格,加入卡雷尔·科姆扎克的乐团,并开始积极创作自己的音乐。然而,他生活拮据,不得不通过在教堂演奏音乐和教授私人音乐课来维持生计。 1874年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凭借提交的15部作品获得奥地利奖学金。这使他得以辞去乐团工作,全身心投入作曲。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斯拉夫舞曲》《摩拉维亚二重唱》和《小提琴协奏曲》,这些作品为他带来了巨大成功。1892年,他受邀前往纽约国家音乐学院任教,直至1895年返回故乡。随后,他开始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并最终担任该院院长。直至1904年去世,他一直是备受尊敬和喜爱的作曲家,不仅在祖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朱尔斯·马斯内
朱尔斯·马斯内(Jules Massenet)是19世纪末的法国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如《曼侬》(1884)和《韦特》(1892)对浪漫主义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他亦涉足其他音乐领域,包括芭蕾舞音乐、清唱剧、管弦乐作品及钢琴曲。1863年,他荣获最高音乐奖项——罗马大奖,并成为法国歌剧界领军人物。晚年,他如同时期许多杰出法国作曲家般,担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
地址
东方亚述教堂 (Eglise Saint‐Ephrem), 17, rue des Carmes, 巴黎, 法国 — 查看谷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