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布遣教堂的小夜曲音乐会
维也纳, Kapuzinerkirche — Main Hall
自由选择座位 1 h 即时电子机票 作为灵活的礼品赠送
演出简介
在维也纳珍贵的、举世闻名的卡普齐纳克教堂,聆听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海顿、巴赫和布鲁克纳的古典音乐的醇厚声音。
认识一下维也纳帝国四重奏,在这里,伟大的经验与年轻的精神相遇,精湛的演奏被传给下一代,一起做音乐的快乐被传给观众,节目被精心准备和组织。维也纳帝国四重奏的成员在维也纳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乐团中演奏,在大学和音乐学院任教,其中许多人经常作为独奏者演出。在维也纳皇帝四重奏中,他们分享着共同创造音乐的快乐。
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
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是18世纪后期的奥地利作曲家。他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茨堡,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从5岁开始,他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包括协奏曲、交响曲、宗教作品和歌剧,然后在35岁时英年早逝。莫扎特对后世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谈到莫扎特时写道:"后人在100年内不会再看到这样的人才"。尽管他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整个欧洲获得了赞誉,但莫扎特在经济上却没有什么保障,他被埋葬在维也纳圣马克思公墓的一个无名墓中。
弗朗茨-舒伯特
在他相当短暂的一生中,浪漫主义音乐之父之一的弗朗茨-舒伯特一直是一个不被欣赏的天才,从未得到公众的赞誉。只有他的家人和朋友对他的音乐感到高兴,他的大部分作品在他去世多年后才被发现和出版。弗朗茨-舒伯特于1797年3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郊区。他的父亲和长兄是业余音乐家,他们教他弹钢琴和小提琴。11岁时,舒伯特是利希滕塔尔教区唱诗班的一名歌手,后来通过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试镜,进入了皇帝的合唱团。在那个时期,年轻的弗朗茨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
然而,在他的嗓子坏了之后,他不得不离开唱诗班,并于1814年开始在他父亲所在的教区学校当老师。他从未停止过作曲,4年后,他决定放弃教学,将自己的生命完全投入到音乐中。因为这个原因,他与父亲闹翻了,为生计而挣扎。1818年,舒伯特去了维也纳,在那里他遇到了沃格尔。他们一起在小贵族圈子里举办私人音乐会,主要是演奏舒伯特写的大约600首抒情诗。弗朗茨-舒伯特一生中只在1828年3月举办过一次大型公开音乐会,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然而,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同年11月,他死于甲状腺热,年仅31岁。
Johannes Brahms
Johannes Brahms是19世纪的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影响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他为声乐、钢琴、交响乐团、室内乐团和合唱团创作。事实上,他作为作曲家的声誉使他与贝多芬和巴赫并列为音乐界的三个B之一,换句话说,他是古典音乐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事实上,勃拉姆斯曾与克拉拉-舒曼和约瑟夫-约阿希姆等主要表演者合作。因此,他的许多作品因其毫不妥协的完美主义而成为现代剧目的主打作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赫这个名字和音乐家这个词在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同义词,因为世界上有56位音乐家来自这个家族。但是,正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和高超的管风琴演奏家,为他的家族姓氏增添了光彩。他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图林根州的一个小镇艾森纳赫。10岁时,他成了孤儿,由他的哥哥约翰-克里斯托夫(Johann Christoph)抚养长大,后者是邻镇的一名风琴师。他的哥哥是向年轻的约翰-塞巴斯蒂安传授音乐的人。后来他搬到了卢内堡,在那里他上了一所教会学校,并在17岁时掌握了小提琴、中提琴、钢琴和风琴的演奏技巧。 除此之外,巴赫还是一名唱诗班歌手,后来嗓子坏了,他就成了一名唱诗班的助手。
1703年,巴赫被聘为约翰-恩斯特三世公爵小教堂的宫廷乐师。他在那里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后来他被邀请到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担任风琴师,在那里他写下了最好的风琴作品。1723年,他搬到莱比锡,在圣托马斯教堂担任唱诗班,在那里一直待到1750年因中风去世。在他去世的那一年,他接受了不成功的眼科手术,导致他的视力下降。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马格达莱纳帮助他写下了最后的音乐作品。巴赫的艺术遗产是巨大的。他创作了当时所有类型的作品:清唱剧、大合唱、弥撒曲、颂歌、风琴、钢琴和小提琴音乐。
演出曲目
-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 Eine Kleine Nachtmusik KV 525
- 约瑟夫·海顿 – Kaiserquartett, 2. Satz (Hob. III:77)
- 弗朗茨·舒伯特 – Ave Maria (Op. 52)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Air
- 安东·布鲁克纳 – Locus Iste WAB 23
-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 Requiem (KV 626, Auszüge Streichquartettfassung) Lacrimosa, Domine Jesu Christe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Streichquartett in D‐Dur, 2. Satz (op. 11, nach einem ukrainischen Volkslied)
艺术家
弦乐四人组: | Wiener Kaiserquartett |
---|
地址
Kapuzinerkirche, Tegethoffstrasse 2, 维也纳, 奥地利 — 查看谷歌地图